机友们都知道网上配资网站,现阶段华子在手机和平板上的重心是什么。
没错,就是原生鸿蒙。
早在去年,余承东就在发布会表示过,明年华为所有新品都将出厂搭载原生鸿蒙。
时间来到今年,华子诚不欺我。
主打中高端的华为 nova 14 系列、阔折叠 Pura X 和华为 Mate Pura 80 系列,全都出厂搭载了 HarmonyOS 5。
当然。
关于新系统这事儿。
在不同华为用户眼里,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拿着新机的用户们,总是那么迫不及待开机,去体验那丝滑流畅的新系统,那全新启航的应用生态。
可那些用着几年前老华为机型的用户,心里 OS 大概是这样的——
特别是手持华为 Mate 40 系列的机友。
或多或少都保留着,升级原生鸿蒙的念想。
毕竟它一方面,搭载着麒麟 9000 自研芯片。
另一方面,华为何刚在今年 5 月份又公开表示过:
" Mate 40 系列仍有上千万用户,会认真分析升级鸿蒙 5 的可能性。"
可时间来到 8 月。
华为老机型升级原生鸿蒙的希望,似乎是彻底破灭了。
原因在于,机哥发现,华为前几天公布了「月度 / 季度安全更新机型列表」。
和以往不同的是。
这一回的安全更新支持列表中,不再有华为 Mate 40 系列和P50 系列的身影。
没啥意外的话。
以上这两台华为经典老机型。
除非有很特殊或者高危的安全事件出现,否则不会再有任何系统上的更新升级。
此时机哥看着抽屉里,吃灰许久的华为 Mate 40 Pro。
思绪不由得复杂了起来。
华为 Mate 40 系列
2020 年 10 月 22 日,华为 Mate 40 系列横空出世。
和现今华为 Mate 系列的诸多杯型一样。
当年 Mate 40 系列,也有着 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 和 Mate 40 RS 保时捷设计。
但不一样的是。
论产品力、销量、口碑和系统维护。
Mate 40 系列,哪怕跟最新的 Mate 70 系列硬碰硬,都不会落下太多。
从博主 @RD 观测给出的数据来看。
华为 Mate 40 系列全球销量约为 3230 万台,其中 Mate 40 Pro 单机型销量就突破 1000 万台。
放眼华为最近几代 Mate,也就只有 Mate 60 系列,总销量超过了 Mate 40 系列。
那当时的 Mate 40 系列,放在同期旗舰里,产品力有没有很强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当时友商旗舰,仍搭载着 7nm 芯片时,华为就裤兜里掏出了全球首款 5nm 旗舰自研芯片——
麒麟 9000
153 亿个晶体管、24 个 GPU 核心,搭配不错的系统优化和调度。
光是在日用和打游戏的流畅度上,华为 Mate 40 Pro 就比同档旗舰表现更优秀。
关键是发热还控制得很不错。
至于影像这一块。
可能很多机友还不知道,大底传感器还是华子先卷起来的。
所以在 Mate 40 Pro 上。
咱们能看到 1/1.28 英寸 RYYB 主摄,以及业界首批潜望镜头。
这机子的超广角,甚至用上了 1/1.53 英寸大底,比很多机子的主摄数值都高。
机友们可以感受一下,这机子超广角的夜景实际表现。
由于当时 Mate 40 系列,还跟徕卡有影像上的合作。
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多多少少有点"德味"。
此外,它还有基于低功耗自研 NPU 所实现的 AI 隔空操控、3D 人脸解锁和智感支付。
后期升级到鸿蒙系统后,又有了更多生态互联上的玩法。
在独一档的麒麟 9000、鸿蒙系统和顶级影像的加持。
直到今天,华为 Mate 40 系列,依旧有着很不错的保值率。
机哥去二手市场搜了下。
一台成色不错的华为 Mate 40 Pro,8GB+256GB 版本。
还能卖出 1500 元左右的价格。
但如果不是有折腾需求的话,机哥不是很建议大伙去买。
讲道理麒麟 9000 放到现在也不算差。
只是受限于 8GB 内存,加上现在的第三方 App,都在往 3A 大作靠拢。
不去折腾改散热、电池和内存扩容这些操作的话,用起来还是有点憋屈的。
而且嚯 ... 这机子的主摄其实是没有 OIS 防抖的。
你要是用来拍主摄夜景,手抖一点就容易拍糊。
华为 P50 系列
和华为 Mate 40 系列比起来。
P50 系列固然是没那么耀眼,那么传奇。
它的标准版没有吃上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没有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更没有遥遥领先的日用流畅度和能耗比。
好在 Pro 版,仍有麒麟 9000 版本可选。
和骁龙版相比,也把注视不熄屏、用机姿势提醒、隔空手势和智能显示等特色功能补全了。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是搭载麒麟 9000,华为 P50 Pro 也失去了 4.9999G 网络能力。
那华为 P50 Pro,对比同期旗舰,还有着什么明显优势呢?
答案是影像。
不夸张的说,在长焦解析力上,P50 Pro 在当年实打实做到了第一梯队。
虽说长焦实际焦段只有 3.5X。
但得益于一代长焦王 OV64B 加持,搭配上阿华的影像算法。
它放大到 10 倍时,解析力甚至能超越原生 5X 潜望长焦的 Mate 40 Pro。
▲ HUAWEI P50 Pro / 10 倍样张
▲ HUAWEI Mate40 Pro / 10 倍样张
除了望远赛博斗蛐蛐上的优势。
原色双影像单元,就是 P50 Pro 上的另一大卖点。
此前华为的旗舰基本都用 RYYB 传感器,来提高进光量,让夜景能力更强。
但代价是,偏色有点严重。
所以在 P50 系列上,华子主摄重回 RGGB,又主打了一波「还原色彩」。
▲ HUAWEI P50 Pro / 主摄
▲ HUAWEI Mate 40 Pro / 主摄
这时候有机友肯定会说,那我缺的夜拍能力,谁给我补啊?
是这样的,为了补偿 RGGB 阵列所导致的进光量损失。
P50 Pro 专门塞了一颗 1/1.7 英寸的黑白镜头。
它主要是用来记录亮度信息,然后跟主摄数据进行结合计算,最终能有效提升进光量。
跟华为 Mate 70 系列那颗红枫原色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期超前的影像能力,也让华为 P50 Pro 有着很不错的机主评分。
论续航,芯片能耗和电池大小摆在这,的确一般般。
论屏幕,观感和数值也没有同期旗舰给力。
唯独在影像上,它的长焦解析力,以及还原人眼所见的主摄成像能力,放在今天依旧不算过时。
当然啦,硬件能打是一回事。
不得不承认的是,Mate 40 系列也好,P50 系列也罢,后续不会再有啥新功能或优化。
你看 Mate 40 系列上个月收到的更新,版本号还是 4.2.0.180。
机哥感觉,鸿蒙 4.2,应该就是这俩机型的终点站了。
考虑到华子对机型"养老型"优化,一直做得比较到位。
机友们想当钉子户的话,多用个两三年倒也不成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网上配资网站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